联谊报讯 “改造后的禅街(原名蝉街)、五马街,恢复或呈现了温州试院旧址、王木亭、雁池等文化遗址,打造出了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主动脉。”温州市政协委员陈晓泉日前兴奋地说。 作为温州市重点打造的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五马历史文化街区10月1日开街后吸引了各方目光,仅国庆长假期间就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成为温州推动“大建大美”、打造“两线三片”重点区块最具人气的亮点项目之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城市记忆是温州加快城市“大建大美”向“精建精美”推进的重要内容,受到温州各级政协委员的关注和热议。委员们在多种会议场合以不同形式开展履职建言,报送了《关于提升五马历史街区的建议》《打造特色蝉街街道》等提案,呼吁政府留住历史记忆、保留历史文脉。 今年,温州市政协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履职任务之一, 利用多平台汇集民声民意。市政协《政情民意中间站》栏目主动聚焦该项工作,播出了“守望文化,温州人不该遗忘的记忆”节目,邀请部门领导、政协委员和民俗专家一起探讨,就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建言献策。市政协《委员观察》栏目也积极关注,聚焦这一百姓关心关注的话题,组织委员共话名城建设,共谋城市发展。 针对当前温州名城保护建设中如何让文化更好“安家”,委员们纷纷建议,提供对策。省政协委员、温州市文化馆副馆长施丽君建议可将瓯绣、瓯剧、瓯柑、瓯塑这“四瓯”文化融入改造提升后的五马街、禅街中,让改造后的街区成为老一辈温州人寄托“乡愁”的老地方,年轻人体验时尚文化、品味传统文化的好去处,也方便外来游客读懂温州。 在综合广大委员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协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就全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设立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循序渐进地把握好名城保护建设的工作节奏;聚焦街区,集中人力物力打造亮点;注重内涵,积极融入温州文化元素;加强引导,营造名城保护的社会氛围;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打造一批懂得传统工艺的工匠和施工队伍。 市政协主席余梅生表示,温州历史、瓯越文化,凝聚着全体温州人的回忆和期盼,维系着海内外温州人的一份归属和认同。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聚焦温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突出问题,聚力聚智、献计献策,助推温州加快“大建大美”、实现“精建精美”,提升温州城市的文化魅力度和历史厚重感,为新时代温州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