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工作的论述


发布日期:2017-11-29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政协》2017年第22期字号:[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要民主形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并作出了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前进方向。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的论述,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第一、充分肯定过去五年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报告第一部分是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其中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来的。经过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着重论述,再到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地协商民主建设蓬勃发展,焕发强大生机和活力。其中,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推进无疑是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协商民主已经渗透到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党委和政府决策的征求意见过程中,还是基层事务的群众自治中,协商民主日益活跃。


全国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情况,俞正声主席在今年政协大会上有四个方面的概括:一是调查研究扎实深入。调研是协商的基础,协商是调研的深化,全国政协开展的若干重点调研就充分证明了这点。比如,扶贫调研,全国政协年年聚焦,接力建言,调研遍及17个省区市,实现脱贫主战场全覆盖,而且连续两年就扶贫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常议常新,步步深入。二是协商议政成果丰硕。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新格局,我们通称为“1420”。三是民主监督实效增强。中央出台了文件,全国政协以中央重要决策的贯彻落实为重点,开展了几十项监督活动。四是团结联谊广泛拓展。全国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广泛凝聚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党和国家的目标任务奋斗。


第二、突出强调了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的领导。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政协工作的论述,不要孤立地看、肤浅地看,要全面地学、深入地学。有的同志说,党的十九大报告讲政协工作就那么一段,160多个字,就那么几句话。这是不对的。我们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全篇看,把政协工作放到协商民主建设、放到党和国家大局中去认识,与国家发展的目标、布局、方略、战略举措紧密结合起来,贯通起来,才能很好理解中央对政协工作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三、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这是报告的一大亮点。第5条基本方略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协商民主进入基本方略,进一步彰显了协商民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战略地位,对人民政协无疑也是一件大事。


第四、部署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将协商民主上升为党的执政方式,这表明了我们党的认识的不断深化。


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总书记曾用过三个修饰词,叫“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这次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在性质定位前,加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为什么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一是因为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的本质和核心,而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协商民主就是落实的一种重要形式。二是检验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三是从现实情况看,协商民主已经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具有深厚的文化、理论、实践和制度基础。


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本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这次用了“统筹”两个字。一是要分层次推进,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发挥各自优势,做好衔接配合。二是各类协商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协商内容和方式。第二项任务,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下发了协商民主建设的文件,中办、国办又先后印发了关于政协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社区协商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等3份配套文件。可以说,协商民主建设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但要达到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的“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第五、部署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这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分量很重。关于政协的性质定位,一是现在政协章程的三句话,二是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讲的,“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党的十九大又讲了,“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到我们即将修改的政协章程中去,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于人民政协工作,报告提出了三项任务。一是要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着重在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等方面狠下功夫。二是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协商与监督,共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应一体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除了在政治建设部分论述了民主监督外,还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一节中强调,“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三是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